2009年2月10日星期二

走进台湾(二)

千呼万唤,2009年内蒙古大专青年认识台湾研习营开动了。其实,这个美丽的宝岛台湾,在所有大陆人的心里从来没有遥远过。经过两岸共同努力,两岸企盼已久的两岸直航终于在2月1日实现了。我们抵台时已很晚了。第一次坐飞机的我既然晕机了,并且耳朵疼得让我恐惧再坐飞机。
2月2开始从《台湾农村再生经验谈》《台湾社会的网络运用网路观察家》《原住民于现代社会发展现况》还接着《传统文化的科技展现互动艺术》,给我们详细的讲解,让我们出行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我们也了解了接下来的行呈,给我们详细的解读台湾的风土人情、当地的风光美食以及出行的小贴示。今天我们团对分了三组,分别形成了蒙古第一 蒙古第二 蒙古第三组合。分别去了野蔓园,官渡宫,台北文史参访。并且开始了小组讨论。这样一来我们的行程就排得满满的。让我们开始了充实和忙碌的精彩的行程。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分别去了光华商场及花园区,乐生园,自由软体筹造场。因为我们去的地方是不同的。所以晚上的小组讨论时分别以影片的方式给大家讲解了。由于是分组进行讨论。所以我们都开始了积极和认真的态度去参加。这样一来我们觉得这样的方式很好。我们虽然每天都很累,但觉得很有意义。特别疲倦的时候就会想,来台湾不是来休息,是来学习。这样一来就鼓舞自己和团队开始我们的每一天的繁忙的行程。
此次来台湾学习,交流使我受益颇多,不仅在学习,自己的课题研究上得到了很大的帮助和提高而且也借此机会大概了解了台湾的风土人情,学习氛围,思想文化等。在台湾的十多天里,到处都是感慨,到处都是好奇,到处都是激动和惊讶。由于感慨颇多,我也只把我印象最深的东西写出来。   

这次到台湾我们可以学到我想学的东西,而且还有一些一想不到的收获。  在文化上,我认为他们做得比较成功。在每处都听得见“谢谢”,“对不起”的声音。例如你去买东西,不论你是买的什么东西,在最后你必然会听到一句“谢谢”。开始我还觉得不太习惯,但是久而久之自己感到不说“谢谢”反倒不太习惯了。台湾但是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垃圾桶很少,每次我们都得把垃圾从很远的地方提到指定的地方扔掉,但是在路上几乎没有垃圾,道路是干干净净,垃圾桶周围也是干干净净,可以看出他们的素质是很高的。一次我们坐捷运,当时人很多,但是在这段之间中,我没有看见有秩序混乱的现象,没有人插队,这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素质是比较高的。
  这次活动使我见识不少新东西,新事物,新思想等,大概了解了台湾的文化,使我受益终生。

接下来,我谈谈台湾的农业问题:台湾有450多万农民,农业人口占总人口19%。台湾农业现代化程度很高,生产是以户为单位的自耕农分散经营。据台湾1996年步统计,农业就业人口是总就业人口的10.2% ,农业产值为台湾生产毛额的3.3%。  台湾是我国著名的产稻区,素有“海上粮仓”的美称。由于气候温暖湿润,水稻北部一年两熟,南部一年三熟。台湾原先种植的水稻产量很低。日本占领台湾期间,曾引进日本水稻品种,经与岛内水稻杂交,培育出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良品种“蓬莱稻”,经过长期不断改良,蓬莱稻的稻杆越来越矮,稻穗却越来越长,颗粒越来越大,产量也越来越高。蓬莱稻米洁白,做饭香软可口,很受人们欢迎。  为了保证足够的粮食,当局强制规定农民的水稻面积,凡稻田不准改种其他作物。如因自然灾害造成水稻减产,由“政府”按照正常年份的产量给予一定补助。  台湾的气候和土壤,适合生长各种水果。所以,台湾一年水果不断,不仅品种多,而且品质好。常见的热带、亚热带水果有香蕉、菠罗、柑桔、柚子、木瓜。芒果、龙眼等。温带水果有苹果、梨、杏、李、柿子等等。特别是香蕉,台湾各地都有种植,一年四季都可收获,不仅产量高,而且味道好,被称为“水果之王”。台湾香蕉大部分销往日本,输出的外汇在台湾水果中占一半以上。   台湾农业服务体系具有两大特色:一是针对台湾农户普遍耕作面积过小,机械化程度高、农机投资过大的特点,设立了遍布各地的农业代耕中心及代收购干燥中心。农户家里并没有太多的农业机械,如要使用,一般都是租用。如需耕地,给代耕中心打个电话,代耕中心就将拖拉机开来了。这样,可以使生产高度机械化,减少投入、降低成本。其二是根据农产品具有易腐、粗重、生产有季节性且品质差异大的特点,在农产品销售环节上,许多地方采取共同运销、集中拍卖的方式。个体生产、共同运销,可降低运销成本,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竞价拍卖销售,可以保证其价格的公正、合理,避免人为控制市场行情及欺行霸市行为,也刺激生产者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参与竞争。   为了避免农民盲目生产,产品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当局注重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无毒农业,并大力发展农业咨询。
再接下来说说内蒙古的农业问题吧: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基地。200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506.07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606元。目前全区已稳定达到年产150亿公斤粮食、220万吨肉、500万吨鲜奶、9万吨绒毛的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2004年粮食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三位;马铃薯、鲜奶、羊肉、细羊毛、山羊绒产量分别达到932万吨、490万吨、60.4万吨、4.6万吨和5956吨,均居全国首位。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1436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8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40家。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增加值195亿元,约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25%。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11个农畜产品加工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以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为带动,全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到目前为止,全区已通过认定的无公害农畜产品产地563个,无公害农畜产达585个。全区现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08家,408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2049万亩;有13家企业的59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这是一次对我们来说极好的思考周,在这里我要为我们的教育资本家的梦想插上翅膀.不同的文化,会导致不同的思考结构,这更是让我了解在不同地方不同文化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思维是不一样的,这样能够让自己快速提升,开拓的思维视野.无顾虑的多元文化.我觉得我们应该早点来,我们成功了,感谢蒙藏基金会,给我们的机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蒙古风韵汇报第三季

撰稿:张宇
制作:王艳丽
影片剪辑:伊拉乐塔
音乐:张学良
图片:阿敏
主持:乌玉罕

关注者